劍走偏鋒 華泰押寶柴油轎車
2010-08-31 01:29:43
每經記者 伍雨石 發自北京
日前,華泰汽車第一款柴油轎車B11下線,這也標著著華泰汽車集團轎車戰略正式啟動。在華泰B11之前,國內自主品牌柴油轎車領域尚屬空白,B11的下線,將開辟這一全新的細分市場。此前,大眾汽車對中國柴油轎車市場的開拓已近10年時間,但仍然進展緩慢,此次自主品牌企業華泰汽車只身挺進柴油轎車市場,其發展前景也是遭到頗多質疑。
差異化切入轎車市場
日前,在華泰汽車榮成生產基地,華泰汽車第一輛轎車華泰B11正式駛下了生產線。對于前華晨金杯原總經理、履新華泰汽車總裁5個月的劉志剛而言,他離自己的自主品牌汽車夢又近了一步。
他介紹,“B11車型從3年前開始籌劃,它是華泰汽車的第一款轎車產品,今年下半年華泰汽車還會推出B35車型。柴油技術是華泰汽車最具有特色的動力技術,華泰汽車希望通過將柴油技術應用于轎車產品,實現差異化的市場切入戰略,從而走出一條自主品牌自己的發展路線。”
據國外權威機構對大量柴油機的測試,同排量綠色柴油機比汽油機節油30%~35%。越來越高的燃油消耗控制標準正在成為柴油機超越汽油機機遇。
今年6月1日,我國正式出臺新能源汽車購買鼓勵政策,同步還推出了旨在推動傳統動力發展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首次明確將柴油車納入國家鼓勵范圍。政策面進一步擴大柴油車市場的意圖非常鮮明。
據相關機構測算表明,如果中國未來柴油車的普及率能達到30%,中國每年將因此減少540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
柴油轎車困難重重
從全世界范圍來看,清潔柴油車正獲得從市場到政策層面的廣泛支持。以奔馳、奧迪、路虎為首的眾多國際知名豪華品牌紛紛推出了熱銷車型的柴油版,其中陸虎柴油版的銷量甚至占到其總銷量的80%。
然而,作為國內首款自主品牌柴油轎車,B11卻面臨著眾多難題。
首先,與長期推廣發展柴油汽車產品的歐洲相比,國內企業柴油發動機的制造技術尚不夠成熟,很多邊緣企業生產的低端柴油機依然沒有改變消費者對于柴油車污染大、噪音大的傳統看法。而國內部分有能力生產相對高端柴油機的企業,也大多是與國外柴油機生產廠家合作,在高端柴油機技術上,鮮有自主知識產權,這也就決定了在高端柴油機的生產成本上,很難得到有效控制。
此外,對于柴油車而言,現在面臨的關鍵問題或許并不是來自于發動機本身,而是國內柴油的油品及供應量。
目前國家推廣達到國Ⅳ排放標準的柴油動力,按照規定,2011年國內所有制造和銷售的輕型汽車須達到國Ⅳ排放標準,但目前我國各省市的汽柴油標準尚未統一,事實上,除了部分地區的柴油排放達標外,更多的地區市場上買不到排放符合國Ⅳ標準的柴油。目前在國內,柴油車市場尚未形成一定規模,高品質柴油的市場需求不大,利潤不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柴油品質的提高。
據統計,去年國產轎車銷量同比增長48.13%,達到創紀錄的747.31萬輛。其中,柴油轎車所占比例僅占0.13%左右,全年累計銷量1萬余輛。
不過,華泰汽車依然固執地看好國內的柴油車市場,據介紹,今年上半年國內柴油車的銷量同比上升約40%。有專家預測,到2020年,中國柴油車所占比例將達到30%。
在劉志剛看來,對于華泰發展柴油車路線的最大支持來自政策,他介紹,“在北京不久前舉辦的自主汽車展上,華泰的柴油車戰略受到了高度肯定。這么多年來,華泰一直在堅定自己的路線,我們今后的每一款車都將采取汽油、柴油兩種動力,目的就是希望柴油車能夠受到更廣泛的關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