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25 03:19:05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上海
近期新能源電池板塊大熱,其中同濟科技 (600846,收盤價8.70元)繼周一漲停后,昨日(8月24日)再度漲停。在同濟科技亮麗表現的背后,市場傳聞公司在安徽有個規模達10億元的鋰電池項目計劃。
然而對于上述傳聞,同濟科技證券部工作人員史亞平昨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正在考慮是否要發布澄清公告,媒體報道的安徽10億元鋰電項目中的“安徽同濟高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與同濟科技其實沒有任何關系。
“安徽同濟”與公司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致電同濟科技證券部,該部門工作人員史亞平表示,“我想可能是投資者誤認為我們涉足新能源鋰電池業務。事實上,我們并沒有去做這個(新能源鋰電池業務)。我們雖然也做電池,但做的不是鋰電池,而是氫電池。”
史亞平說,早在5月份我們就接到投資人詢問,當時我們公司董秘楊夏已經向他們澄清了。
記者查閱同濟科技官網“投資者關系”一欄,發現最早在今年5月25日,就有投資人詢問此事,“請問貴公司近期是否規劃在合肥投產汽車鋰電池?”楊夏明確答復,公司沒有這類計劃。記者發現在同濟科技官網上,有多位投資人在5月25日至8月17日的時間段內,多次詢問“安徽同濟高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同濟科技的關系,以及同濟科技是否在安徽有個規模達10億元的鋰電池項目計劃。
董秘楊夏回復稱,“所謂的‘安徽同濟’與本公司沒有任何關系。本公司沒有這樣的子公司,也沒有在安徽開展新能源業務。該項目子虛烏有,與本公司及控股股東沒有任何關聯。”
史亞平昨日也向記者表示,“我們正在考慮是否要發布公告,澄清此事。”
據記者了解,6月26日,安徽同濟高科鋰動力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化項目投資合作簽約儀式在安徽合肥瑤海區舉行。該項目由安徽同濟高科新能源股份公司投資建設。當時有媒體報道稱,安徽同濟高科新能源股份公司的母公司是同濟科技。
沒有轉攻鋰電池計劃
那么上市公司未來有沒有向鋰電池進軍的打算與可能呢?
史亞平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目前沒有此項打算”。據史亞平介紹,同濟科技新能源電池產品是氫電池,并不是未來新能源汽車中可能會被大規模應用的鋰電池。史亞平補充道,“我們公司在氫電池技術方面還是比較領先的。”
華泰聯合證券行業研究員李輝認為,“氫電池屬于燃料型電池,目前一般應用于雙輪電動助動車和IT業,技術前景并不廣闊,未來很可能被鋰電池取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