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上市公司調查

每經網首頁 > 上市公司調查 > 正文

“寶能系”舉牌深振業 新一輪并購戰揭幕

2010-07-31 11:30:04

每經記者  馬宇飛  朱秀偉

        伴隨A股的強勁反彈,久違的產業資本舉牌上市公司行為卷土重來。深圳系資金及個股再度成為打響舉牌第一槍的主角——“寶能系”舉牌深振業A。更為驚心動魄的是,舉牌雙方誰也不愿意束手就擒,業已展開激烈的爭奪戰。《每日經濟新聞》發現,根據A股歷史上幾次主要的舉牌潮來看,舉牌往往發生在熊末牛初的時期,因此當前市場是否又到了由熊轉牛的時刻,值得高度重視;而“寶能系”的舉牌可能引發新一輪的舉牌潮。為此本報還為大家總結出選股的標準,以及8只最可能發生舉牌事件的個股。

舉牌再現

全流通時代舉牌第一案白熱化  三大結局猜想

    隨著深圳國資局強勢反擊的展開,圍繞深振業A(000006,收盤價8.93元)的舉牌大戰愈演愈烈。

        7月30日,深振業A披露公告稱,公司現第一大股東深圳國資局及其一致行動人,于7月26日~29日購入公司股票3793.37萬股達到5%的舉牌線。國資局對深振業A的合計持股比例由此猛然上升至27.06%,再度拉開了與“寶能系”的距離。

        面對國資局“進攻式”的主動防御,“寶能系”是選擇繼續通過二級市場搶籌奪取控股權還是就此罷手呢?而又是否會有新的競爭者出現呢?而這場被稱為“全流通時代最激烈的舉牌大戰”最終結局又將如何呢?

結局一:國資局擊退“寶能系”

        按照目前雙方的持股比例來看,這是最有可能出現的結局。

        數據顯示,經過本周瘋狂增持后,截至7月29日收盤,深圳國資局持有深振業A1.49億股,占深振業A總股本的19.53%;由國資局控股的深長城控股持有深振業A2521.01萬股,占深振業A總股本的3.31%;國資局的一致行動人—深圳遠致公司持有深振業A3211.66萬股,占深振業A總股本的4.22%。

        三者合計持有深振業A2.06億股,占深振業A總股本的27.06%。

        而在權益變動報告書中,深圳國資局也明確表示,增持深振業A股票是基于自身戰略需要而作出的鞏固控股權的投資行為,未來12個月內不會處置已擁有的股份,且還將視情況決定是否繼續增持深振業A的股票。

        另外,截至7月27日,“寶能系”旗下的深圳鉅盛華實業及其一致行動人銀通投資合計持有深振業A5587.61萬,占其總股本的7.34%。深圳一位資深私募人士表示,從持股比例上看,“寶能系”要想在短時間內超越深圳國資局并非易事,國資局成功守住控股地位的幾率很大。

結局二:“寶能系”奪位成功

        不過,資本市場向來變化無常。

        資料顯示,姚振華兄弟掌控的“寶能系”此前剛以3.5億元的不菲價格獲得ST寶誠(600892,收盤價17.91元)1190.41萬股,占其總股本的18.86%,一舉成為第一大股東。其實力不可小覷。

        從公開信息可知,“寶能系”是一家涵蓋物流業、高科技產業、文化創意產業以及房地產業的大型民營集團,旗下的寶能地產在深圳后海開發的寶能太谷城地段優越,建面約達43萬平米。

        該資本系的實際控制人姚振華更先后任廣東省總商會副會長、廣東省第十屆政協常委、廣東省連鎖經營協會副會長、深圳市企業聯合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盡管聲稱舉牌深振業A是基于資產配置的商業行為,但坊間傳聞,“寶能系”對深振業A較為優質的地產項目十分看好,不排除通過二級市場收購的可能。

        不過,對于“寶能系‘而言,如果再度挑起股權大戰,深振業的股價勢必大漲,無疑將大幅提升其并購成本。

結局三:第三者插足

        前述私募人士認為,經過舉牌大戰后,市場對于深振業A的資產質量有了更深的認識,不排除其他有意者橫刀奪愛的可能性。

        “比如深國商(000056,收盤價10.89元)就是這樣,此前茂業系通過二級市場收購已逼近大股東,但隨后大股東股權發生變更,同是深圳地產公司的皇庭國際半路殺出劫走了深國商。”該私募人士稱。

        而上海某券商投行并購部副總則認為,新進入者不一定是沖著控股權而來,也可能是一個“攪局者”。他表示,如果深圳國資局和  “寶能系”均一心想要爭奪控股權,那么第三方自然可以待價而沽,誰的出價高就幫誰。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最終結局懸念叢生,但舉牌大戰一旦再度爆發,深振業A勢必還將迎來一波炒作,喜歡投機的資金不妨關注。

深度分析

舉牌潮或將再起

    從1993年寶安舉牌延中實業第一例算起,到最近“寶能系”舉牌深振業A,A股歷史上共有近120次舉牌案例。統計發現其中舉牌背后,有不少規律和共性,比如舉牌常常發生在熊市末期中;深圳的產業資本最為活躍多次挑起舉牌“戰火”,且眼光常常十分獨到,比如2008年年底,茂業系舉牌深國商、商業城;“寶安系”舉牌羚銳制藥、深鴻基等等。

        那么對比歷史,舉牌到底都發生在怎么樣市場環境中?舉牌對市場又有何啟迪?此次深振業A被產業資本增持并且引發股權爭奪戰,背后是否會在A股引發“舉牌潮”?對此《每日經濟新聞》展開了調查。

舉牌潮常發生在熊市末期

        今年以來,隨著大盤持續走低,A股出現一股增持潮,包括大股東、高管在內,紛紛選擇增持,特別是7月份,增持現象出現井噴。到7月12日,增持量就已超過了6月份,產業資本積極入市,表明其認可目前股價水平,而寶能系舉牌深振業A正是在如此背景下誕生。而且《每日經濟新聞》統計發現,A股歷史上的幾次舉牌潮,正是發生在產業資本積極增持,市場整體偏弱勢的背景下的。

        最早的較為集中的一次舉牌潮發生在2005年年底,當時銀泰系通過二級市場買入以及協議受讓法人股等方式,連續買入百大集團、鄂武商A;除此之外,還有金鷹集團舉牌南京新百;江蘇雨潤舉牌南京中商。眾所周知,2005年年底當時的點位為1200點,正是大熊市的尾聲,大牛市開啟的前夜。

        第二次大規模舉牌潮出現在2008年下半年,這也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同樣也最具參考意義。最早舉牌是茂業集團的中兆投資,其舉牌對象是渤海物流,從2008年8月開始,中兆投資一直在二級市場買入渤海物流。隨后,茂業系又在短時間內,舉牌商業城、深國商。

        緊接著,A股市場上的老牌資本玩家寶安系,又開始瘋狂的舉牌之路,先是寶安控股的馬應龍在2008年9月10日至10月17日,以4.14元~6.20元的價格購入了羚銳制藥1003萬股,占總股本的5%;持有廣濟藥業的股份也一度逼近5%的紅線。在2008年11月首度出手增持后,寶安用上市公司中國寶安名義舉牌深鴻基,到2009年年中,寶安成為深鴻基第一大股東,并且成功入駐董事會。緊接著,中國寶安大股東,同屬于寶安系的富安控股,有增兵海南椰島,截至2010年一季度,其持股數量僅比第一大股東少幾十萬股,成為第一大股東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從2007年最高6124點,到2008年10月1664點見底,上證指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跌幅超過70%,而A股史上最大規模的舉牌潮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舉牌或將擴散

        總結起來看,A股兩次規模較大的增持潮,均出現在熊市末期,牛市啟動前夜。此次寶能系舉牌深振業A,上證指數處在2500點附近,同樣是在短期內經歷急跌后所發生的。那么能否延續產業資本精準抄底的傳統,A股是否見底值得投資者關注。

        “產業資本對宏觀經濟的實際情況,以及行業景氣程度,無疑比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更加了解,所以產業資本抄底二級市場,我認為是具備極為重要的指向意義的,這些信號值得投資者關注。”深圳私募人士、太和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總監王亮昨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指出。

        同時王亮指出,從以往經驗來看,舉牌往往不會是個案出現,如果產業資本認可目前市場,不排除會有增持潮產生,特別是一些嚴重低估的板塊或個股,這對于二級市場無疑是好事。

        此外,梳理以往A股舉牌潮可以發現,來自深圳的產業資本最為活躍,開啟A股舉牌先例的是18年前的深圳寶安,2008年年底舉牌次數最積極的“茂業系”、“寶安系”也全部來自深圳,此次舉牌的深振業A的寶能系,也同樣來自深圳本地。

        據華泰聯合統計,從歷史舉牌的案例來看,被舉牌公司所處最多的行業,分別是零售、房地產、建筑材料等。但舉牌、被舉牌的公司往往同屬一個行業,比如寶安和深鴻基都是從事地產業務的,茂業跟商業城、深國商等也均有商業零售的業務。

選股標準

看四大特征  尋找下一個“深振業”

    短短10個交易日,被“寶能系”舉牌的深振業A(000006,收盤價8.93元)股價從5.6元飆升至8.93元,漲幅高達60%,毫無疑問成為兩市最為搶眼個股,舉牌股所產業巨大賺錢效應吸引了諸多資金去尋找下一只“深振業A”。

        “深振業A被寶能系惡意收購事件,我們判斷可能引發深圳國資系統對上市公司控股權的反思,目前深圳國資委旗下幾家地產公司只剩下深天健和沙河股份還質地最優良,且沒有被什么問題困擾。其他的比如深長城常年面臨大股東和二股東的控制權之爭,公司發展無法推進;深振業A短期面臨惡意收購,國資系統有想法也無法落實,那么未來國資可能會加強對深天健、沙河股份的扶持,增強對該公司的控股權和控制力。”深圳某知名私募向記者分析了深天健、沙河股份走強的邏輯。上述私募同時指出,未來深圳本地股中,擁有國資背景的公司值得投資者關注。但除了深圳本地股以外,更多的舉牌概念股也值得關注。

        具體來看,不論是剛剛被舉牌的深振業A,還是之前被舉牌的深鴻基、海南椰島,這些被舉牌的個股還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股權分散,特別是控股股東持股比例低;二是公司質地優良、資產質量不錯。從估值角度看,被“舉牌”公司當時的大股東平均持股比例為22%,PB均值為3.43。

        此外,從成本因素考慮,股本較小、股價相對較低的上市公司更容易遭遇舉牌。特別是一些股價在10元以下、總股本小于10億股的公司都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被舉牌標的。

延伸閱讀

A股舉牌第一案1993年“寶延大戰”

    1993年9月13日,深寶安旗下寶安上海、寶安華東保健品公司和深圳龍崗寶靈電子燈飾公司在二級市場上悄悄收購延中實業的股票。9月29日,上述3家公司已經分別持有延中實業  (現名方正科技,代碼600601)4.56%、4.52%和1.657%的股份,合計持有10.6%。由此,延中實業的股票價格從9月13日的8.83元漲至12.05元。

        9月30日,寶安繼續增持延中實業的股票,持股比例達到15.98%。至此寶安才發布舉牌公告宣稱持有延中5%以上的股票,在一切準備就緒的情況下,向延中實業公開宣戰。這是1993年國慶節的前夕。

        國慶節的3天假期,對于延中實業管理層來說度日如年。總經理秦國梁懊悔不已,為什么自己在學習《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時,竟會把第四章(上市公司的收購)“跳過去”了呢?

        就在國慶期間,秦國梁沒有閑著,他試圖全力保住延中實業不被易幟。延中實業找到施羅德集團香港寶源投資作顧問,希望實行反收購。但延中的反收購之路走得非常艱難,收購資金就是一大問題,幾家兄弟公司的資助只是杯水車薪;而到10月22日寶安已經持有延中19.8%的股票。同時,雙方在各自智囊團的支持下通過新聞媒體開展唇舌之戰。延中實業也將寶安的違規操作上報證監會,希望能得到支持。

        就在  “寶延之爭”愈演愈烈之時,其他老八股的管理層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但另一方面卻又被購并的“進步勢力”嚇住了,結果一致得出“這是件好事情但要辦好”的結論。

        最后在證監會的協調下,“寶延風波”才得以平息。1993年10月22日,證監會肯定寶安購入延中股票是市場行為,持股有效;但對寶安信息披露不及時處以100萬元罰款。至此,寶安得以順利進入延中。

        1993年的“寶延事件”,深圳寶安集團通過二級市場購買延中股票達19.8%,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由此開辟了中國證券市場收購與兼并的先河。  NBD綜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成色最大综合在线播放6 | 亚洲视频在线高清观看你懂得 | 亚洲视频IGAO视频在线 | 一本大道香蕉精品视频在线 | 午夜福利成年电影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