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經濟增速下降很正常 調控不應放松
2010-07-31 11:29:44
每經評論員 葉檀
中國經濟增速在下降,但這是回歸常態的結果,是健康、正常的,任何經濟體都不能永遠在刺激下生存。目前的一系列數據顯示,國內外經濟增長處于緩慢復蘇狀態,環比下降,同比并未下降。
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投資增速下降導致GDP下降。7月1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6月份PMI指數下降為52.1%,比上月回落1.8個百分點,兩個月連續回落;而匯豐銀行PMI較上月大幅下行2.3個百分點至50.4%,連續第3個月放緩,達到14個月內低點。兩組數據顯示,無論是規模以上企業,還是民營中小企業,活力不足,所以經濟增速開始下降。
由于固定資產約占GDP的三分之二,投資增速放緩讓人擔心GDP增速是否會大幅下降。對于房地產貸款與地方投融資平臺的監管,會造成投資率的下降,投資率的下降必須通過結果與效率的提升來彌補,而不是增加投資率。
只要不大幅下挫,中國經濟就不會出現失速的情況。野村證券的房地產分析報告稱,如果中國平均房價下跌20%,房價也只是回到去年中期水平,這表示僅僅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期間發放的貸款 (約1.5萬億元人民幣)存在風險,這些貸款僅占2010年一季度銀行貸款總額的很小一部分。并且,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并不低。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9747億元,同比增長38.1%,其中,商品住宅投資13692億元,同比增長34.4%,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9.3%。
事實上,中國的商品房價雖然環比下降,但同比依然處于高位。6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1.4%,漲幅比5月份縮小1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1%,為2009年2月來首次環比出現下滑。值得關注的是,房價同比大幅上升,而去年6月中國房價已經進入大幅上漲通道。
歐美經濟緊縮與出口戰略會讓中國出口進入下降通道,但6月的順差仍維持在高位。6月進口較上年同期增幅從5月的48.3%下滑到34.1%,出口同比增長43.9%,5月為48.5%,不過6月出口額環比5月僅微幅增長,從1360億美元增長至1373億美元。中國出口訂單沒有顯著下降,今年不會出現重挫。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羅奇認為,今年下半年,中國面臨著外部需求的“顯著放緩”,加上中國自身因為4月份以來的政策調控而帶來的房地產降溫,均預示著中國經濟到今年年底的增長可能降至8%~9%區間。但9%的增速對于中國而言,是經濟能夠保持平穩的增速。
調控放松的預期促使一線城市房地產回暖,而歐元的平穩讓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連續上漲,8個交易日漲幅接近10%,國內農產品、建筑價格上漲,通脹預期上升。直到現在為止,大眾都在擔心投資與出口主導中國經濟,房地產綁架中國經濟,但投資稍有回落,房價稍有回落,就有要求重新刺激的呼聲,無異于自打耳光。
當然,為了保持經濟的平穩增長,如果三季度中國出口與投資急速下挫至可以承受的范圍,比如投資額環比下跌50%以上,再現4月份的貿易逆差,政府有必要略微放緩結構調整,以維持就業與民生,避免地方債務爆發,但這絕不意味著中國宏觀調控政策應該出現180度的大轉變。如果說2009年中國經濟政策的轉變是為了應對金融危機,2010年出現再次出現大轉折,將使決策失去公信力與科學性。
一些國外投行對于中國擠除泡沫的成就贊賞有加。如高盛集團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有產生泡沫的風險,但這個風險已經降低了,因為中國政府正慎重地采取措施降低房價。樓市泡沫的風險已經被除去,中國政府做得非常非常出色。而一些國際經濟學界的人士大力警告二次探底的風險。
對過分的贊賞與過度的悲觀要保持足夠的警惕,當歐美實行平衡的財政政策,而新興經濟體普遍加息時,中國放松調控政策,將再次為全球經濟擔負舉重之責,舉重之后是對匯率與出口更多的責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