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司馬懿的投資心態
2010-06-26 02:22:02
新三國中最具有顛覆感的角色當屬老戲骨倪大紅版的司馬懿,他把忍辱負重、韜光養晦、得意盡歡刻畫得入木三分,也讓一直掩蓋在諸葛亮光環之下的“反面人物”重新煥發出戲劇光彩。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諸葛亮率蜀國大軍六出祁山北伐魏國,司馬懿認定蜀軍遠道來襲,后援補給必定不足,故閉城休戰。即使諸葛亮多次設計引誘,甚至派人送去一件女人衣裳以此侮辱逼戰,司馬懿仍一直按兵不動,強壓怒火穩住軍心。相持數月后諸葛亮不幸病逝軍中,蜀軍群龍無首悄悄退兵,司馬懿不戰而勝。
抑制不住情緒,是用兵打仗之大忌。如果司馬懿不能忍耐一時之氣,出城應戰,那么或許歷史將會重寫。投資亦一樣,最重要的是學會抑制自己情緒——謀定而后動,盡量避免情緒化的投資方式,遵守嚴格的投資策略,舉大事臨危不亂,以靜克動,堅持用理性思維分析各種機會和風險,獲取自己所能把握的收益。
作為一個理性的投資者,應該能夠抵御住小道消息的“騷擾”,任憑利益機構采取何種手段折騰股指、散布各類信息蒙蔽市場,也應該堅守自己的投資原則。追求長遠整體利益者,沒有必要太在意一兩次短期博弈的成敗,即使輸掉幾次戰斗,也不能輸掉一場戰爭。
正如華爾街教父格雷厄姆曾說過的,“無法控制情緒的人不會從投資中獲利”。一旦對市場的恐慌、對利益的瘋狂情緒爆發,往往會讓投資者蒙受巨大的損失。比如市場因為某個突如其來的事件而大跌,你是否會恐慌性地拋售,中止原本要持有三、五年的投資計劃?比如你已達到了預想的收益,但“專家”告訴你黃金十年,你是否會繼續持有——即使市場環境出現了質的轉變?在資本市場馳騁的我們,應該學學司馬懿的忍耐功夫,抑制不住情緒的人,往往傷人又傷己。
雖然司馬懿多疑的性格中了諸葛亮的《空城計》,但他的心態仍值得我們學習。在情勢尚不明朗,沒有十足把握取勝時,他首先考慮的是風險控制,而非搏命的賭徒心理。在這樣一個充滿誘惑的現代社會,如果缺乏自制、隱忍和風險意識,投資者難免會偏離計劃中的軌道。 (申萬巴黎基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