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警惕PE腐敗愈演愈烈
2010-06-18 02:42:28
每經評論員 葉檀
PE式腐敗的危害已經超過二級市場的內幕交易,成為中國證券市場最大的毒瘤。
第一家被媒體曝光的PE內幕交易可能浮出水面,該案件未能得到足夠的社會關注,有可能悄無聲息不了了之。
5月26日,國信證券內部通報:原投行四部總經理李紹武被國信證券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據調查,自2001年以來,李紹武通過其妻及設立公司等方式,參股已上市公司萊寶科技6萬股、軸研科技65萬股,以及準上市公司河南四方達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00萬股,此三項總投入不足143萬元,按照目前市值測算金額已經高達3200萬元,投資回報率高達20倍。該案件上報監管部門后,迄今沒有明確說法。
目前證券市場的兩大盈利點:一曰期貨高手瘋狂操作股指期貨;二曰通過PE投資在證券市場獲得高額溢價。誰還會到二級市場從一般中小股民虎口奪食?再說,經過一級市場的掃蕩,虎口壓根兒就沒食了。
除了上述券商投行人士的個人疑似PE腐敗,還有券商直投的暴利模式,成為某些券商最重要的盈利來源,這些券商憑借過硬的關系通吃風投、保薦、投行、融資融券等業務。多數時候,券商直投并非真正意義上的風險投資,而是利益鏈條上的寄生者。
中國券商已經變性。自創業板上市以來,“保薦+直投”齊入模式為券商帶來整體逾640%的超額回報,有不少屬于突擊入股。來自投中集團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已有20家券商獲得直投業務試點資格,目前已籌集直投資金179.1億元。同時,自2009年10月30日至2010年3月31日,共有8家券商直投公司啟動投資,共完成55筆交易;9家被投資企業上市,平均賬面回報率逾3倍。另有統計顯示,直投進場到企業上市的平均周期為9個月,其中以金石投資參股神州泰岳為最短,僅相隔5個月。很難想象,不到1年的投資可以稱為風險投資。當然,這些券商應該向高盛看齊,他們在海普瑞身上的投資3年就能獲得百倍以上的回報。
PE暴利讓券商與保薦人員的老鼠倉前移,一些業內人士表示,沒必要糾纏著李紹武不放。李不過是游弋在法律的灰色地帶,做事不周讓妻子的入股公司曝光于天下。事實上,有多少相關者投入原始股以求暴利,用一個劉芳之類的替代者,讓市場猜去吧。
保薦人可怕的不是券商染指PE暴利,而是利益共同體形成侵蝕了市場所有的界線。高市盈率上市對券商、對上市公司、對保薦人、對老鼠倉至關重要,因此,所有的中介機構都可能因為利益喪失公正與獨立原則,而是千方百計為擬上市公司涂脂抹粉。他們向無良公司購買虛假的市場聲譽報告,甚至讓擁有相當專業背景、號稱“一流律師、一流服務”的北京天銀律師事務所接連卷入4起IPO丑聞。
如果二級市場投資者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家上市公司,而是面對一個造假團伙,一個強大的牢不可破的利益集團,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會全部被逼成為投機分子,而中國處于草創期的高新企業、創業板失去最后一絲信用。PE式腐敗毀掉的絕不僅僅是證券市場的信用,還搭上了中國高新技術企業未來的融資基礎。
有關方面應該明確規定,券商不得入股自己承銷、保薦的擬上市公司,以避免巨大的道德風險。監管層對PE式腐敗顯然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5月末,市場傳聞稱,證監會將對保薦直投模式鎖定期有所限制,但傳聞創業板發審委于6月7日審核上海銳奇工具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請,平安證券同樣是 “保薦+直投”。看來,券商的直投暴利還將維持一段時間。
據報道,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6月11日表示,自2004年7月對*ST瓊花項目保薦代表人采取“三個月不受理推薦項目”的監管措施以來,發行監管部已對20名保薦代表人或相關負責人采取了“談話提醒”的監管措施,對7名保薦代表人、1家保薦機構采取了“一定時期內不受理推薦”的監管措施,撤銷了14名保薦代表人的保薦資格。面對上千萬的利潤與輕描淡寫的處罰,利益中人如何選擇不言而喻。
前有太平洋證券案,后有李紹武事件,中國證券市場的暴利鏈條呼之欲出。與其進行保薦機構的底稿審查,與其加大對保薦機構與薦商的思想工作,遠不如重視大眾關注的PE腐敗案例,以鮮明的案例處罰警示后來者,以斬斷券商與擬上市公司之間的利益鏈條建立正確的激勵機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