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線下穿年線形成死亡交叉A股欲振乏力或再探底
2010-06-05 02:50:15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本周市場,滬指中長期均線之120日線(半年線)和250日線(年線)出現死亡交叉,即半年線向下穿越年線。技術派人士認為,從A股歷史走勢看,這是市場中長期走弱的信號。目前半年線與年線死叉點位在3000點附近,與當前滬指還有500點差距,這說明整個市場非常弱。而未來A股反彈最大的阻力就是半年線,因此在整個低迷的市場狀態下,A股未來一段時間或有反彈,不過力度不會太大,反彈后則將繼續探底。
歷史回顧
死叉后 股指通常還要大跌
經過2008年一輪熊市,又經歷2009年一輪單邊大漲,A股近兩年走勢就如同潮水一般。今年,A股在市場一片看漲聲中,再次令人失望,4、5兩月快速下跌后,股指表現已成全球第5差。
此次半年線再度下穿,這也是時隔兩年多時間里首次出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查閱歷史多次滬指半年線下穿年線后A股的走勢發現,一旦趨勢確定,短期市場雖有反彈,但從長期來看,A股將進入漫長的下跌軌道。
1993年首次“攔腰”斬斷
1992年A股市場在正式開放約兩年時間后,首次走出“N”字型走勢,滬指由最低的307.87點最高漲停1558.94點,區間漲幅達到驚人的391.47%,經歷一年的大起大落,1993年春節后,A股進入了長期弱勢往下調整的態勢。直到當年10月15日,滬指半年線首次下穿年線。
該現象出現后,A股一度跌至774.53點。而后市場筑底反彈,短短一個月時間內,股指最高達1022.33點,雖然突破千點,但是半年線和年線點位差卻不斷加大。隨后A股進入漫漫下跌之路,1994年7月29日,滬指最低跌至325.89點,從當時的774.53點到近1年后的325.89點,滬指被攔腰斬斷。
1994年8月1日,證監會宣布三項救市措施,其中一條便是暫停新股上市,重大利好消息齊出,A股結束狂跌之旅,展開了一輪大級別的反彈。
1995年~1998年反復下穿
1995年至1998年三年時間內,滬指半年線曾多次下穿年線,而這幾次,A股走勢也略有不同。
1995年4月27日,半年線史上第二次下穿年線,不過此次下穿并沒有引發市場躁動,指數一直在低位震蕩整理。直到5月17日,政府宣布國債期貨交易試點暫停,導致資金涌入股市,5月18日至5月22日三個交易日內暴漲59.1%。然而,5月22日國務院證券委突然在二季度下達了1995年全年股票發行的模糊額度和上市節奏,致使剛要反轉的股市高臺跳水,第二天滬市下跌16%。第四次熊市就此來臨。
1996年2月9日,A股隨著長期下跌后,滬指半年線再一次向下 “擊穿”年線,然而此次下穿后,A股走勢卻是歷史最佳。2月15日,A股連續三日放量上漲,持續走高,至7月31日,年線向上反穿半年線,股指漲至822.47點,5個半月時間內上漲了55.4%。
近兩年后1998年1月6日,滬指半年線下穿年線,走勢復制1996年強勢震蕩上漲的走勢,而當年12月3日的再度下穿,A股則絲毫未有抵抗,持續下跌至1999年5月18日。
2001年政府救市無果
“5·19”行情的引爆,造就了A股史上一大傳奇,這一漲就是兩年,直到2001年6月14日2245.43點階段新高的創出,才為兩年牛市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大漲之后,A股開始回調擠壓泡沫,于2001年10月17日跌至1643點,半年線又一次下穿年線。
然而就在下穿年線不久,政府出手救市,當年10月23日,證監會宣布停止執行 《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第五條關于 “國家擁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共投資者首次發行和增發股票時,均應按融資額的10%出售國有股”的規定。受此消息影響,滬指當天暴漲9.86%,然而,此次“井噴”持續時間只為兩天,累計漲幅14.7%。在股指攀升到1776點后便出現長期下跌趨勢,跌至1310點附近,持續時間達1年半之久。
2004年悲劇重演
2004年9月10日,滬指半年線第5次向下擊穿年線,并于接下來一個交易日創出階段新低1259.43點。在創出新低后,A股短期報復性反彈,連收5根陽線,5日漲幅高達16.1%。連續暴漲后,A股強勢整理,而后于9月24日再創階段新高1496.21點,盤中一度收復半年線,但是迫于半年線壓力,當日最終以大陰線報收,為時半個月的反彈也就此終止。
2008年外憂內患
說到2008年時,老股民一定記憶猶新,從07年6124點到08年的1664點,一年跌幅達到驚人的70.62%!
2008年,由于前期國內經濟過熱增長偏快,通貨膨脹抬頭,為了抑制通貨膨脹,政府開始緊縮貨幣,再加之“大小非”傾巢而出,三座“大山”徹底壓垮A股市場。4月25日,滬指半年線第6次下穿年線,當時股指正處于3500點之上,短期來看,A股依然頑強抵抗,股指小幅反彈,但這不改長期下行趨勢。半年時間,滬指就由3657點一度跌至10月28日的1664點,筑底調整后,隨著4萬億投資計劃出臺,A股開始了2009年單邊反彈。
現狀分析
或重演歷史走勢
就在市場“跌跌不休”之時,一個不祥征兆悄然出現,那就是滬指半年線(120日均線)于5月31日(本周一)下穿年線,當前市場環境和宏觀背景與歷史是否相仿呢?A股未來是否會復制當年走勢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目前A股宏觀調控時間與2004年相近,而外部環境則與2008年相仿。
2004年時間相近內容不同
今年以來,政府頻頻出臺調控政策,緊縮貨幣,為的就是預防通脹。這主要因為2009年我國貸款比同比增長了31.7%。全球金融危機之后,四萬億人民幣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帶動了經濟的反彈,出口重新恢復了快速增長的勢頭,大范圍工資增長,商品價格反彈使通貨膨脹開始卷土重來。而這一點,與04年非常相似。
2004年,當時國內經濟恢復正在起步,為恢復增長而出臺的極具刺激性的政策環境使當年通貨膨脹成為憂患。國內CPI從2004年2月的2.1%猛增到當年7月的5.3%,增速極其驚人。正是有了通脹,調控手段才變得密集,2004年4月,國內宏觀調控開始,這與今年相似。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2004年宏觀調控的內容與今年是完全不同的。2004年政府為了快速給經濟降溫,被迫采用行政性手段,防止經濟過熱;而今年實際是在調控經濟結構,表面上是在打壓房地產,其實重點在于調結構,因此對于經濟的影響是完全不一樣的。
此外,2004年實際是中國增長周期的一次短期變動,當時被打壓得很慘的幾個行業如鋼鐵、有色等,在以后都得到了很好的增長。
而今年,政策調控對于很多強周期行業可能意味著長時期繁榮的結束。國家意圖在原先一些增長引擎逐步失去動力之前,培養起另外一些在當前時點持續性更長、動力更強的增長引擎,這其中包括內需和新興產業等。而在這一背景下,那些歷經多次調控依舊創出新高的行業可能會面臨長周期拐點,出現長期系統性盈利能力下降的問題。
兩次外圍危機影響不同
談起今年影響整個世界經濟的大事,自然就是歐洲債務危機,與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有所相似,但兩大危機負面影響仍有很大不同。
資料顯示,去年十二月全球三大評級公司下調希臘主權評級,希臘的債務危機隨即愈演愈烈,歐債危機由此引發。之后包括比利時這些外界認為較穩健的國家,及歐元區內經濟實力較強的西班牙,都預報未來三年預算赤字居高不下,希臘已非危機主角,整個歐盟都受到債務危機困擾。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歐債危機的爆發,將對國內出口行情造成較大影響。另外,由于該危機將導致全球避險情緒加重,資金紛紛回流美元,再加之歐洲原本在全球各地的資金有回流歐洲救急的需要,雙重影響下,一些資金會加速流出中國。不過,這一影響不會高于2008年。
據資料顯示,上次美國債務危機發生時,2008年底到2009年初的半年里,熱錢流出我國2000億美元。而今年一季度,國家儲備增加479億美元,而一季度貿易順差為144.90億美元,一季度我國直接投資為234.40億美元。簡單計算今年一季度熱錢流入我國仍達99.70億美元之多。
對此,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這主要是中國銀行對歐洲的借貸規模很小而造成,所以從兩次危機來看,這次危機的對國內經濟造成的影響要低于美國次貸危機。
A股反彈乏力將繼續探底
認為今年行情與2004年相仿的石波日前曾分析認為,今年的行情并非復制2008年,而是和2004年的行情會很相似,與2008年有著本質上的不同。2008年是由于美國金融危機爆發,而目前中國經濟正在復蘇。
市場人士分析稱,今年市場環境非常復雜,目前滬指半年線再次下穿年線,從歷史情況來看,這自然不是一個好兆頭。特別的是,目前半年線與年線死叉點位在3000點附近,與當前滬指還有500點差距,這說明整個市場非常弱。而未來A股反彈最大的阻力就是半年線,因此在整個低迷的市場狀態下,A股未來一段時間或有反彈,不過力度不會太大,反彈后則將繼續探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