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9 01:33:33
每經實習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期貨價格17日收盤基本持平,COMEX6月期金上漲30美分至每盎司1,228.10美元。
“金價的頂部很難預測,但我認為突破歷史高位應該沒問題。”民族證券有色金屬行業研究員關健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由于對歐洲主權國家債務危機的擔憂充斥整個市場,今年3月份以來美元和黃金的“蹺蹺板效應”逐漸消失,4月中旬以來二者實現同向上漲,成為避險資金的避風港。
據統計,4月份以來,LME銅、LME鋁、LME鉛和LME鋅的價格分別累 計 下 跌13.33%、10.09%、13.54%和10.98%,國內銅、鋁、鋅期貨價格分別累計下跌12.78%、9.99%和17.12%。不過,同期COMEX黃金期貨收盤價和倫敦現貨黃金價格的累計漲幅分別達到9.13%、10.06%,我國國內黃金期貨收盤價和黃金現貨(Au9995)價格分別累計上漲10.02%和10.69%。黃金價格與基本金屬價格出現顯著背離。
關健鑫認為,金價上漲主要是由于歐洲出現信用危機,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其漲勢與金價是一致的,體現了美元和黃金同樣作為避險工具被投資者選擇。但他認為,支撐金價上行的因素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重點,比如通脹預期、貨幣問題、流動性過剩等等。
中國銀河證券研究所分析師秦曉斌認為,全球金融危機所帶來的一大后果是國際貨幣體系被打亂,歐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疑單一貨幣體制的弊端和失敗的可能性。
他認為,“黃金的儲藏價值凸顯。如同在一國貨幣不穩定時,國內投機力量會儲備各種商品一樣,對全球貨幣體系的不信任必然導致國際投機力量對石油、銅等大宗商品的囤積。然而,黃金才是信用貨幣真正的對立面,如同布雷頓森林體系倒閉以后黃金價格升值10倍以上一樣,當今國際貨幣體系的不穩定,必然導致國際天然貨幣——黃金價格的重估。投資者一方面擔心救助歐元區國家的貨幣釋放會增加全球通脹的壓力,另一方面又擔心救助最終無效,隨著經濟再次陷入低迷,已經上漲的股市和大宗商品可能面臨下跌風險,資金將從風險資產轉入無風險資產,從而增加了黃金的避險需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