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月收入2863萬 國產風機質量成風電龍頭心病
2010-03-18 03:41:38
每經記者 涂勁軍 發自甘肅玉門
如何判斷風電項目是不是典型的形象工程?3月15日,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拋出這個話題時,夏國雄微微一笑,沒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向記者報出一個財務數據——“2863.3萬元”。
身為中節能港建(甘肅)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夏國雄對財務數據自然是滾瓜爛熟。2863.3萬元這一數字是該公司自去年12月25日全面并網發電以來到3月14日的發電收入情況。在外界對千萬千瓦級風電項目質疑為形象工程的敏感時刻,作為該項目基地并網發電的20萬千瓦風電標桿企業,夏國雄覺得對這一收入數據很滿足。
但不容忽視的是,這樣的發電收入對一個投資多達17億元的企業來說,仍不能算驕人的成績。在國家取消風電設備退稅政策的背景下,企業將面臨投入成本增加、回報周期延長的不利局面,而實現全面并網發電的難題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很快解決的,這一系列矛盾交織并重,不僅困擾著風電企業自身的收益,也讓外界對風電項目頗有微辭。
收入增長仍指望電網建設
出玉門市新市區20公里,穿越茫茫戈壁灘,在一片整齊的風電發電機組中,最為顯眼的就是中節能港建(甘肅)風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節能)的辦公大樓。碧綠色的節能玻璃外墻,即使在數公里外也能讓人們感受到灰色戈壁灘中這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棟大樓完全是按照中節能成熟的節能技術來打造的,也是我們扎根戈壁灘的地方?!惫竟芾聿拷浝砻缜鄰姼嬖V記者,在大樓屋頂裝有太陽能電池板,員工的生活用電基本上是綠色能源。“不僅如此,我們還花費大力氣在辦公樓內打造綠色植被?!?br/>
在擁有全國第一個千萬千瓦級風電發電基地的酒泉市,中節能明顯被當成了一個標桿。除了辦公樓屢屢被當地政府帶領外地人士去參觀外,公司在去年年底就全面并網發電的20萬千瓦風電特許權項目更被企業和當地政府津津樂道。
不過,正是這一項目卻在兩會期間被工信部副部長苗圩意外地潑了一盆冷水。一時間,“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項目就是典型的形象工程”的說法掀起軒然大波。
怎樣衡量一個項目是不是形象工程?雖然夏國雄并未正面回答,但玉門市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這需要看這個項目到底能不能產生效益、產生這個效益的周期是短期還是長期。
夏國雄為此算了一筆賬?!艾F在我們還沒有全負荷運轉,截至3月14日就已經發了5500萬千瓦時的電。”他告訴記者,由于上的是330KV的國家電網,按照國家核定價格0.5206元/千瓦時計算,公司有2863.3萬元的營業收入。“運營期能有這么好的收入已經相當不錯了,比較可觀?!毕膰鄯Q,這樣的數據超出了他們的估計。
業界一直認為,包括風電、光伏發電在內的新能源項目存在著并網發電難現象,而風電因其不穩定性更是被不少專家詬病,認為當前電網建設滿足不了風電發展的速度,更重要的是風電還可能因技術問題影響電網的安全,所以風電項目存在著一定的資源浪費現象。
發電并網困難同樣出現在玉門的風電基地里。然而,2008年建成的玉門鎮330千伏變電站,以及330KV超高壓輸電線路的投入運營,被當作是當地已投產風電項目的救星。不僅是中節能的20萬千瓦特許權項目第一時間被并入國家電網,周邊的大唐、潔源等風電項目也成功并入。不過,在風電項目仍在加速投建的背景下,當前的電網顯然滿足不了風電發展的要求,也直接影響到風電企業的收入。
“如果全負荷運轉的話,我們每年平均可發4.7億千瓦時的電?!毕膰鄯Q,按照當前的價格計算,年收入將達2.4億元。當初進行可行性分析的時候,也預計正常情況下可以達到這一發電量。
退稅政策影響企業經營業績
按照最初的可行性分析報告,中節能在昌馬的20萬千瓦特許權風電項目總投資達17.34億元,分別由中節能和香港建設出資60%、40%。中節能港建副總趙東生表示,香港建設是一家上市公司,其投資都是基于市場趨勢的考慮,也充分考慮了股民利益,不是說把投資當作一個擺設。
特許經營權項目是國家從2003年開始施行的一個特殊退稅政策,用來鼓勵發展風電,該政策促進了風力發電站采購設備成本的降低,從而引發國內風電投資熱,眾多企業趨之若鶩。而中節能也正是看中了退稅政策的成本優勢以及風電項目的未來趨勢,才在2008年迅速作出了投資玉門的決定,并在2009年底投入運營。
“不過現在情況有了變化?!壁w東生表示,他們沒趕上好時候,2008年12月31日,國家這項退稅政策就取消了。夏國雄告訴記者,當初投資時是考慮了退稅政策的。如果按照過去的政策,投資中設備價的17%都可以退稅,公司可以得到2.2億元的退稅。
雖然退稅政策被取消,但夏國雄感到慶幸的是,國家還有另一個政策可用于抵稅,即經營期增值稅,這可以和建設期采購設備的增值稅進行抵扣?!安贿^這樣的政策落實會很慢,會在今后很多年才能夠實現,所以總的說來還是會增加幾千萬元的財務成本。”夏國雄稱,按照原計劃,公司應該用10年時間收回成本,而現在這些都在變化之中。
“主要還是電網問題?!毕膰壅f,電網對收益將產生直接影響。如果今年的750KV超高壓輸電線路投入使用的話,那么公司的收益就會比較樂觀?!皬哪壳暗氖杖雭碚f,維持企業的運營成本是綽綽有余的。”
國產風機質量仍令人擔心
國內風電項目熱在全國引發的風電設備生產投資熱也一直是業界關注的問題,而由此引發的風電設備質量更是成為當前國家電網不敢迅速介入風電的重要原因。
連日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深入玉門一帶的多個風電場,試圖發現被工信部副部長苗圩斥責為風沙影響設備的論據,但是所到之處,從表面看仍舊無法探清情況——在茫茫戈壁灘中,除了少部分風機停止運轉外,大多數仍舊在運行中。
“沒有運轉是因為設備在檢修,或有一些小故障要排除。”苗青強告訴記者,現在正是春季大檢修階段,所以有一些設備會停止運轉。對設備維護深有研究的趙東生3月15日也向記者坦承,主要原因還是檢修設備,也有目前輸電負荷等方面的影響。
“設備停止運轉并不是一件好事情,這對設備壽命將是很大的考驗?!贝筇齐娏τ耖T昌馬第一風電場一位技術人員向記者表示,目前電網系統投入了一套智能管理裝置,這些裝置能夠測定整個電網所需要的負荷及各自分配的負荷。記者在該系統上看到,所有風電場發電量都能顯示出來。更重要的是,如果有更多需要,每個電站還可主動申請輸送的配額。
“這是有好處的,但對機器的磨損特別大。”大唐電力的上述員工表示,如果負荷多了就會發出警報,就必須要停機。這一開一停對設備影響十分大,他們為此也必須守護在系統旁邊,隨時進行操作。
各風電場對風沙影響設備的擔心并不突出,趙東生認為,目前最擔心的還是國產風電設備的質量。他透露,中節能在這里的特許權項目一期有134臺設備,目前有113臺在發電,其他設備大多處于調試或者維修之中,重要原因就是國產設備的質量。
“差主要差在穩定性上?!壁w東生表示,按照當年國家的要求,我們必須采購國產設備,當時的一臺機組要900多萬元,包含主機、葉片和龍骨,另外一個柱子123萬左右,所以算下來,一個機組需要1000多萬元。
在風力發電機組的采購中,國內一般以每千瓦為單位來計算。趙東生介紹,現在的造價已經很便宜了,每千瓦8000元左右就能夠拿下,而在金融危機前大概要1.2萬元左右。
“國產設備現在價格降低了,但質量問題卻不容忽視。”趙東生表示,過去國家有一個要求,即5萬千瓦以上的項目必須由國家發改委批準,同時還要求國產化率必須達到70%。“這也是我們比較頭痛的問題?!壁w東生稱,如果選用國產設備的話,希望國家能有一個統一標準,應該出臺相應的過硬指標,在工藝上達到國外的水平。因為國內的產品的性能上不夠穩定,故障率高?!白鳛樵O備廠家,我們當然愿意采購國產的,可以降低采購成本?!壁w東生同時也表示,發改委的上述規定在去年已被取消。
新聞鏈接
國家能源局人士:風沙對風電影響有限
風沙到底對風電有無影響?3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問題連線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相關人士,該人士表示,風沙對風電沒有什么影響,目前制約風電的最大瓶頸仍是電網的問題。
上述人士表示,工信部副部長苗圩的說法不夠準確,從技術上說,風沙不會對風電設備造成較大的影響。據稱,目前新疆的風電設備仍舊在正常運轉,所以風沙影響論不能被夸大。
上述人士認為,目前風電肯定還會繼續發展,主要問題仍是電網不夠用。但這個問題只能夠在發展中解決,不可能先把電網建設好了才修風電。風電現存的主要問題還是負荷不穩定,對電網有沖擊的危險。他同時表示,這是一個全世界普遍存在的問題,目前還沒有一個徹底解決的方法,不過有一些方法可以進行綜合協調處理,但可能會增加成本。還有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就是發展智能電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