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敵不過擴容 基金主導地位漸失
2010-01-16 04:47:28
每經記者 徐皓
日前,2009年度谷歌熱榜之“年度TOP10財經詞匯”一經公布,敏銳的基金界人士立即從中覺察到了“壞消息”。
在這張統計了2009年Google用戶搜索頻率最高的財經關鍵詞的榜單中,“上證指數”一躍成為NO.1;然而在2007年,網民最喜歡搜索的財經詞匯是“基金凈值”。
事實上,這一榜單只是個信號,據統計,2009年末偏股型基金資產凈值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下降到了14.75%,而在2007年末,這一比例是32.53%。在這一趨勢下,基金的話語權也在逐漸減弱。
“賺錢效應”減弱增量資金減少
除了通過統計搜索結果得出了“股票投資的熱度超過基金”這一直觀印象外,中登公司的數據也可以為此提供佐證:2007年10月,股票新開戶數是基金新開戶數的1.5倍,而2009年10月,股票新開戶數已經增加到基金新開戶數的5.2倍。
記者發現,造成這種傾向的原因之一是基金的市場表現:2007年,上證指數漲幅為97%,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高達128%,而2009年,上證指數上漲80%,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卻不到72%。
所謂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在“賺錢效應”的影響下,基金的市場表現決定了基金將在市場上擁有多大的話語權,也決定了基金后續的“彈藥”會否枯竭。
去年四季度,大盤震蕩滯漲,不少投資者希望基金能拉起大盤股,轉換市場風格,然而基金的表現卻讓人們失望了。
上海一位基金經理坦承,“銀行股的確很便宜,不過A股到了這個位置,即使基金看好銀行股,可能也發揮不出太大作用。”
他用手比著下巴告訴記者:“當時基金的倉位基本到這兒了。”這意味著基金的“彈藥”已經開始捉襟見肘,“以銀行股目前的權重,基金是扛不動的。”
這與基金在2007年時的風光截然不同。在2007年,基金的資金如滾雪球般迅速膨脹。2007年發行的偏股型基金吸納資金近3000億元,同時還有大量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入老股基中;偏股型基金份額從2006年底的5165億份猛增至20554億份。
新增資金的不斷流入給基金帶來了巨大的力量,直接助推大盤股在“5·30”后接棒上漲。資料顯示,基金持股市值占比從2006年6月底的13.62%一路提高到2007年9月30日的28.12%,并且在2007年10月中下旬達到30%,這期間上證指數也從1672點一路上漲到6124點。
2009年新基金發行數量再創紀錄。偏股型基金數量達到408只,較上年增加95只;資產凈值增長到21893.33億元,環比增長70%;同期份額增長到19563.74億份,較上年增加1104.61億份。但這僅是表面的風光。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指出,由于2009年股票方向新基金募集3047.88億份,實際存量偏股基金份額不增反減1943.27億份,結合這一數據來看,偏股基金資產凈值在去年環比增長的70%主要是由于股票上漲的推動,而非增量資金的涌入。
隨著增量資金的減少,基金在A股市場的聲音也在逐漸變弱。
A股擴容加速基金占比降低
在基金話語權漸失的過程中,增量資金減少只是“內憂”,而股改帶來的流通盤擴容則成 “外患”。與成本極低、數量巨大的“大小非”相比,基金的力量已經處于劣勢。
以基金為代表的金融資本主導市場格局在2008年股改推進后發生了很大轉變。2008年限售股解禁1616億股,2009年總限售股解禁量已達6845億股。到2009年末,A股流通市值已經擴容至148431.71億元,是2008年末的3.3倍。
隨著限售股解禁加速,A股這個分母越來越大,基金持股在A股市場中的占比逐步收縮。2008年末,偏股型基金資產凈值為12806.90億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28.83%,較2007年底下降3.69個百分點。2009年末,偏股型基金資產凈值達到21893.33億元,環比增長70%,但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卻大幅下滑到14.75%。
難以左右市場指標意義漸弱
此前,人們已經習慣于稱基金為 “市場上最大的機構投資者”,基金的市場觀點、持股倉位、資金流向、重倉股等指標無不讓投資者為其馬首是瞻。2009年以來,新基金帶來的入市資金也一直是市場信心的強心劑,但記者發現,基金的這一光環正在逐漸褪去。
去年7月,有8只偏股型基金成立,共為市場帶來420億元的 “彈藥”,其中有340億元掌握在指數基金手中,被認為是助推股指進一步走高的力量。但事實上,真到要跌的時候,股指根本不為基金所動,上證指數在8月份的掉頭大跌讓基金束手無策。
根據滬深交易所7月的統計數據,滬深兩市總市值為23.57萬億元,流通市值達11.67萬億元,平均每日交易金額為3068億元。相比之下,新基金總共幾百億元的資金在茫茫股海中猶如杯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