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專欄

每經網首頁 > 專欄 > 正文

皮海洲:新股詢價讓報高價者多出錢

2009-12-26 04:23:32

皮海洲

        針對新股發行制度  “市場化定價”改革以來新股發行價格越來越高的局面,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最近在《財經》年會及“2009中國金融論壇”上相繼表示,將進一步推動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完善一級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市場因此對新股發行制度的再次改革充滿了期待。

        目前,A股市場的新股詢價之所以詢出如此高企的發行價,固然與詢價機構的能力有關,與A股市場的不成熟有關,但詢價機制本身不完善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比如,按誠信詢價的要求,詢價報價與申購報價應當具有邏輯一致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就迫使詢價機構只能報高價  (報低價者將無法參與網下配售)。又如,報高價者無需承擔任何市場風險,最后的申購價格與機構的報價是兩回事,詢價機構報價再高,最后配售也是以申購價格來定。如此一來,詢價機構也就可以肆無忌憚地胡亂報價,從而導致發行人、保薦機構、詢價機構之間聯手操縱新股定價。這就是導致新股發行價格高企的最重要原因。

        因此,要完善一級市場價格形成機制,重點就是要改革目前的新股詢價機制,增加詢價機構的責任感,讓詢價機構為自己的非理性報價承擔責任。具體的詢價方法可以這樣改革,將詢價機構的詢價報價作為該機構網下配售的認購價。機構詢價用資金說話,機構在報價的同時,填報申報股份的數量,并按報價如實繳付認購資金;然后按詢價機構的報價高低,確定三分之二的詢價機構報價有效;之后按有效詢價機構的申報股份數量來分攤新股網下配售股份數量,各詢價機構的認購價格即為各自的詢價報價。網上發行價格則可以取詢價機構網下配售認購價格的加權平均數。

        這種將機構詢價報價作為該機構網下配售認購價的做法,可以有效改變現行詢價制度的諸多弊端。它不僅將詢價機構的責任與權利緊密地結合起來,而且還可以避免人情報價,胡亂報價。在這種詢價機制下,報高價者要多出錢,而報價太低,又會被淘汰出局。因此,這就促使詢價機構要更加理性地報價,提高新股定價能力。如此一來,新股發行價格也就會逐步地回歸理性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日韩色欧另类欧欧美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 中文字字幕乱码在线观看精品 | 性欧美俄罗斯在线视频 | 人人爱草免费国产视频 | 香蕉97超级碰碰碰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