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2 04:52:05
沈陽水務集團擬將其持有的振興環保產業集團70%國有股權公開轉讓,掛牌底價為5.05億元。此次掛牌將于12月25日結束。
每經記者 湯白露 發自北京
“具體哪些企業有意向投標,根據保密原則不能對外透露,將在掛牌結束后公告。”12月21日,沈陽聯合產權交易所一位工作人員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該人士稱,由于城市自來水行業目前正處于投資黃金期,諸多海內外戰略投資者都看好城市水務項目。
記者查閱公告得知,沈陽水務集團擬將其持有的振興環保產業集團70%國有股權公開轉讓,掛牌底價為5.05億元。此次掛牌將于12月25日結束。
“根據集團公司的思路,振興環保產業集團在引入戰略投資者之后,將盡快打包上市。”振興環保產業集團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不過,該說法并未得到集團高層證實。
北京首創最可能拿下?
在業界強烈質疑外資操縱國內城市自來水價的敏感時期,沈陽水務集團的上述掛牌受到廣泛關注。
據沈陽聯合產權交易所上述人士介紹,本次出售只是國內眾多水務公司轉讓股權中的冰山一角,但本次轉讓更加讓人關注,原因有兩點。一方面,上述掛牌項目涉及國有控股權比例高達70%;另一方面,各地城市自來水漲價,居民對外資介入自來水表示強烈不滿。
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振興環保產業集團上述工作人員對記者說,“確實有多家國內外企業來洽談過合作,但到目前為止沒有與任何一家達成協議,管理層希望通過公開掛牌的方式進行。”
有消息稱,目前已有中法水務、北京首創等數家中外水企拋出橄欖枝。在多家競爭者中,北京首創與沈陽水務合作的可能性最大。
對此,上述工作人員指出,“是國內企業有優勢還是外資企業更有優勢,這很難說。”
他同時指出,轉讓項目對受讓方的所有制性質未作限制,這意味著中外水企都有平等競爭機會。假如有多家企業競標的話,決定權并不在企業,將由沈陽市國資委進行綜合測評并最終決定。
據記者了解,外資水務搶灘中國市場引起廣泛爭議。對于外資水企是否試圖操縱沈陽城市自來水價,振興環保產業集團上述人士指出,沈陽市政府將全市自來水集體打包組建了沈陽水務集團,這一模式獲得業界好評。“振興環保產業集團只涉及自來水系統的一個污水處理環節,總體而言外資暫時還操控不了水價。”該人士指出。
7成股權估值5億
據上述人士介紹,目前振興環保產業集團處于虧損狀態,2008年虧損達4258萬元。隨著城市供水需求不斷增大,公司急需大量資金進行擴建與維修,資金壓力越來越大,“公司通過股權轉讓引進戰略投資者,然后進行重組這是必然的,公司內部認為越快越好。”
據他介紹,早在2008年7月,沈陽市自來水總公司根據沈陽市政府要求,對下屬企業進行改制,組建沈陽水務集團。水務集團下設4家子公司,實行母子公司運營模式,集團總資產擴大到70億元,凈資產約40億元。
新組建的沈陽水務集團包括三大核心業務:市自來水公司、振興環保產業集團以及市排水管理處。
沈陽水務集團未來幾年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進行資本擴張,總資產將由70億元增加到350億元,國有凈資產由40億元增加到200億元。
沈陽水務集團董事長張國祥對外表示,沈陽水務集團計劃推動兩家下屬企業在境內外上市。根據這一思路,振興環保產業集團在引入戰略投資者之后將被打包在境內外上市。
這次被出售的子公司振興環保產業集團,成立于2005年11月,注冊資本5.55億元。截至目前,振興環保產業集團已投產運營的污水處理廠有6家,正在新建的污水處理廠有5家。
根據此前公開披露的信息,截至2007年末,振興環保產業集團資產總額11.3億元,負債總額1.55億元,凈資產9.75億元;但是,此次掛牌公告披露,遼寧華誠信資產評估有限公司以2009年7月31日為基準日,對振興環保產業集團的資產評估結果為:資產總額11.46億元,負債總額4.25億元,凈資產7.21億元。
根據上述數據,振興環保產業集團在2年內凈資產由9.75億元下降為7.21億元。對此,沈陽市國資委企業改革處工作人員表示,“評估報告的數據是真實的,不存在虛假,掛牌價是以凈資產來計算的。”
該人士指出,由于凈資產為7.21億元,其70%股權對應的估價為5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