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銘:利益紐帶“綁架”券商分析師
2009-12-19 04:33:41
曹中銘
在美國華爾街,如果一名行業分析師能夠獲得“金牌分析師”的稱號,就會被稱為“斧頭”。而在“斧頭”光環的背后,則是相關行業中的話語權地位以及源源不斷的利益。其實,這一現象在A股市場中也已經出現。
每年的“最佳分析師”無疑是券商相關研究人員追逐的目標,但在A股市場中,要想成為一名“最佳分析師”,除了分析師本人對其研究行業的敏銳性、研究能力之外,還要受到其他許多因素的制約。比如,券商分析師須搞好與上市公司、基金公司等方方面面的關系,否則,“最佳分析師”可能永遠與你無緣。并且,券商分析師還有可能遭遇被邊緣化的尷尬。
前幾年,A股市場的 “最佳分析師”評選活動曾遭遇了“不忙研究忙買票”的怪現象。某些券商分析師不是將主要時間與精力用在研究行業與上市公司上,而是為了排名靠前,到處進行拉票活動。顯然,靠拉票獲得的“最佳分析師”,無論如何也成不了“最佳”。而隨著行業“最佳分析師”競爭的愈演愈烈,對券商分析師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其中,最主要的表現是券商分析師的獨立性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質疑。
據媒體報道,統計資料顯示,在最近半年內關于A股個股的數千份研究報告中,很少有分析師給予“賣出”的評級,甚至連“減持”的評級也較少見。有業內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導致分析師集體失語的原因是,這個群體遭遇上市公司、基金分倉和業內分析師排名的三方聯合“綁架”。
如果以“賣出”或“減持”的評級得罪了相關上市公司,今后再進行調研活動毫無疑問將變得非常的困難,畢竟上市公司都希望自己的股價“高高在上”,即使是披“星”戴“帽”一族亦同樣如此。如果基金重倉股遭遇分析師的“賣出”或“減持”,與基金利益息息相關的券商分倉收入無疑會受到影響,相信沒有哪家基金今后還愿意與其唱反調的券商進行合作。另外,能否評上“最佳分析師”,其投票權主要掌握在基金手中,可以想象的是,那些與基金“志向”不同的券商分析師,肯定無法得到相關基金的青睞。
當然,一個不能與基金、上市公司等方面“合作愉快”的券商分析師,也無法得到來自券商本身的支持。畢竟,其所作所為會波及到券商的利益。因此,券商分析師被“綁架”,是利益紐帶在作怪。更何況,個中也牽涉到分析師本人的利益。
即使如此,券商分析師如果失去了獨立性,其研究報告無形中也會打折。更重要的是,失去了獨立性的研究報告,某種程度上還會誤導市場中的投資者。
事實上,從目前A股市場特定環境上看,券商分析師的服務對象也只是大資金與大機構。被“綁架”在利益紐帶上的券商分析師,其研究報告既包含有個人的利益訴求在里面,也包含著券商、基金公司、上市公司的共同利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券商分析師、券商、基金公司、上市公司形成了一個 “利益共同體”,只有廣大的中小投資者才“置身事外”。
券商分析師被利益紐帶 “綁架”,也凸顯出分析師行業的無奈與無助。沒有了獨立性,已經失去了自我的國內券商分析師,離一個真正的行業“斧頭”,顯然還有不小的差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