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華泰證券打新產品狂賣52億最大集合理財計劃處境尷尬

2009-08-27 03:02:00

既然機構打新股被套上了重重枷鎖,那么華泰管家的發(fā)行為何還能贏得如此眾多的資金追捧,其中的奧秘就在華泰證券的產品宣傳中。明日《每日經濟新聞》將繼續(xù)追蹤這一事件,深度揭示最大規(guī)模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幕后故事。

每經記者  李文藝

        IPO重啟后,由于實行最高申購上限和網上網下只選一種的新政,使得打新收益向中小投資者傾斜,于是巨大資金量將不再是申購新股的優(yōu)勢,反而會降低打新收益,這也導致券商等機構不看好和不推出集合打新理財產品。

        但華泰證券反其道而行之,于今年8月初發(fā)行了IPO重啟后的首款券商打新產品,由于沒有其他券商競爭,而且在幫助客戶實現“超額收益”的宣傳之下,賣出52億元的超好成績,成為目前券商集合理財市場上最大規(guī)模的產品。但從目前來看,由于12只已發(fā)行上市的新股近期全部出現暴跌,股價都在向發(fā)行價靠攏,最受關注的光大證券(601788,收盤價24.83元)上市不到半月,昨收于24.84元,距離21.08元的發(fā)行價只有17%的空間,未來這些新股都將面臨破發(fā)的風險,而華泰打新產品網下申購還需要鎖定3個月后才能拋售,因此剛剛成立的理財產品面臨著異常尷尬的境地。  

華泰吃螃蟹  首個打新產品受熱捧

        8月25日,華泰證券發(fā)布“紫金現金管家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以下簡稱華泰管家)成立公告,華泰管家可動用100%的資金參與新股申購,實際中簽新股的比例不得超過資產凈值的10%。該產品的發(fā)行情況異常好,自7月27日到8月14日半個多月時間里,合計15192戶投資者購買了華泰管家,發(fā)行金額高達52.55億元,已經是目前券商理財產品中資金規(guī)模最大的產品。不僅如此,華泰證券已發(fā)行的另外7款理財產品截至6月30日的凈資產規(guī)模約為85億元,華泰管家的加入,使得華泰理財產品規(guī)模增加了61.82%,直接進入100億級。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券商集合理財市場共有64個產品,規(guī)模最大的是中信債券優(yōu)化,為41.7億元;其次是中信避險共贏,為40.96億元;國泰君安君得利1號貨幣排在第三,為39.96億元。規(guī)模最小的是東海東風1號,只有0.967億元,長江超越理財增強債券也只有1.3億元。由此看來,華泰管家的此次募集可以說是絕對成功,一舉成為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市場的巨人。

        不過,名不見經傳的華泰證券是如何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據華泰證券受托資產管理部工作人員介紹稱,華泰管家預期的年化收益率是5%到10%。這大大超過銀行利率,難怪能賣出52.55億元的好成績。

        不過,國金證券財富管理中心投資經理張兆偉認為,52.55億元的發(fā)行規(guī)模的確有些出人意料,畢竟在IPO新規(guī)的執(zhí)行下,集合打新產品已經失去優(yōu)勢,特別是資金量越大,利潤進行攤薄后,打新收益將很低了。“竟然有這么多投資者認購打新產品,我想一方面是因為現在市場的該類產品太少,另一方面可能許多投資者對打新產品的理解還停留在以往的高收益上,事實上,新股發(fā)行政策改革后,有可能購買打新產品還不如投資者自己申購新股。”張兆偉稱。

打還是不打  華泰管家很尷尬

        發(fā)行規(guī)模創(chuàng)下了紀錄,可是華泰證券手握50多億資金,卻將面臨打與不打的尷尬局面。

        網上申購有千分之一的上限,對于數十億資金來說,根本不值一提,即使是申購中國建筑這樣上限為700萬股的超級大盤股,若在上市第一天以收盤價賣出,華泰管家52.55億的資金所獲收益率也僅0.0088%,而小盤股的收益率更要降低數十倍。因此在目前新規(guī)下,巨量資金只有參與網下配售這一種方式才有利可圖,但3個月的限售期又增加了不確定性,誰能保證3個月后這些新股會有好收益呢?

        事實上,已上市的12只新股,大部分在首日大漲后便一路下跌,光大證券以21.08元的價格發(fā)行,上市半個月,現價已到24.83元;中國建筑發(fā)行價為4.18元,上市一個月,現價為5.22元;博深工具(002282,收盤價15.28元)發(fā)行價為11.50元,上市一周后現價為15.28元。而目前市場進入震蕩期,再運行兩個月,破發(fā)風險會更大。

        上述華泰證券工作人員對此表示,華泰管家這款產品并不是每只新股都會去申購,會有專業(yè)團隊對每只發(fā)行的新股進行研究和評估,從而選擇一些破發(fā)風險不大,有投資價值的新股參與申購。

        但是新股面臨的破發(fā)風險,一方面是新政后發(fā)行價格較以往偏高造成的,畢竟目前40倍左右的發(fā)行市盈率讓人揪心;另一方面也與市場的整體走弱有關,這種風險對大部分新股都將存在,而3個月的鎖定期更增大了這種不確定性,于是華泰管家的擇優(yōu)申購,將會陷入打與不打的兩難抉擇。如果避免破發(fā)風險而不去申購,閑置的資金怎么辦,長此以往,“打新產品”將名不副實;如果參與申購,3個月后無法實現預期收益,甚至還會因新股破發(fā)而產生損失。

        既然機構打新股被套上了重重枷鎖,那么華泰管家的發(fā)行為何還能贏得如此眾多的資金追捧,其中的奧秘就在華泰證券的產品宣傳中。明日《每日經濟新聞》將繼續(xù)追蹤這一事件,深度揭示最大規(guī)模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幕后故事。

新聞鏈接

機構不看好打新產品銷聲匿跡

        與華泰證券的高調發(fā)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他券商機構在研究了IPO新政對打新收益的影響后,對集合打新理財產品都不看好,不僅沒有新發(fā)產品,而且還在關閉已有的老產品。

        6月19日,中信銀行還終止了兩年前發(fā)行的  “新股支支打計劃1號”理財產品。有關終止原因,中信銀行稱,證監(jiān)會對新股發(fā)行機制的重大調整已對該計劃的運行構成重大影響,將導致資金使用效率和申購收益率的不確定性增強,投資者有可能面臨更大風險。

        北京某券商人士王先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其所在的證券公司正準備推出一款理財產品,但與新股申購無關。“現在打新產品沒有什么絕對收益率,也沒有保底,還要承受一定風險,業(yè)內并不看好。”王先生說。

        不難發(fā)現,導致打新產品受機構冷落的根本原因還是打新制度的改革。

        今年6月,改革后的新股發(fā)行制度正式出臺:一是新股定價進一步市場化,以往20多倍的發(fā)行市盈率幾乎看不見了,本次IPO重啟后發(fā)行的新股除四川成渝(601107,收盤價7.13元)外,市盈率全部在30倍以上,這導致二級市場與一級市場價差大幅縮小,因此新股上市后的走勢充滿不確定性;二是無論機構還是個人,都只能使用一個賬戶申購新股,以往機構同時進行網上網下打新的情形再不會出現。因此,打新產品也只能選擇網上或網下一種方式申購,中簽率大不如前;三是網上申購能在上市首日賣出,收益更有保證,但新規(guī)要求單一賬戶的打新數量不得超過新股網上發(fā)行量的千分之一,若遇到小盤股,10多萬的資金就能頂格申購了,集合打新在網上申購中根本發(fā)揮不出資金優(yōu)勢,只得選擇網下配售。可是網下配售又面臨3個月的鎖定期,如已上市的12只新股這樣“跌跌不休”,那風險將更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天天在线视频精品分类 | 亚洲一国产欧美在线看 | 中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韩精品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线观看国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