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投資理財

每經網首頁 > 投資理財 > 正文

荷蘭銀行理財品被指“零收益”概率96%

2009-06-23 03:00:55

每經記者  陳珂  發自上海

        隨著結構性產品發行的復蘇,“零收益”的噩夢是否也隨之復來?

        日前,由荷蘭銀行發售的一款“漲跌雙贏系列”匯率掛鉤結構性投資第一期產品引起了爭議——西南財大信托與理財研究所測算的結果顯示,該產品零收益實現概率高達96%;但荷蘭銀行向本報提供的一份逆向測評卻顯示,該產品獲得保本以上收益率的幾率應為62.08%、產品平均到期所得為101.47%。

        針對同一款產品的兩種不同觀點,投資者應該怎樣判斷?

收益區間為正負0.08

        荷蘭銀行的上述產品于本月初發行,投資幣種為澳元,期限為6個月,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為9%。

        根據其收益實現條件,在投資期限內,澳元兌美元匯率落在[期初匯率-0.04,期初匯率+0.04]區間,投資者獲得4.5%的實際收益;落在[期初匯率-0.08,期初匯率+0.08]區間,實際收益為1.5%;一旦投資期限內匯率突破上述區間,投資者最終將遭遇零收益。

        上述產品實現最高收益的前提是澳元兌美元在半年內維持穩定,但根據西南財大信托與理財研究所的測算,即使波動率設置為0.005的最樂觀估計,零收益的概率也有80%;若將波動率設置在0.0136的一般情況,零收益的概率將高達96%!

        荷蘭銀行并未評價上述測算方式,但根據銀行自行測評,在抽取過去8年半內  (2001年1月1日~2009年5月28日)共2065個觀察數據測算后,得到的結果卻是,獲得保本以上收益率的幾率為62.08%。

定價取決于機構判斷

實際上,產品的定價是否科學是決定結構性產品收益水平的重要因素。定價不合理(資產價格波動區間過于狹小),導致掛鉤資產很容易突破區間,是2008年很多零收益產品的“通病”。而上述產品將收益實現條件鎖定在澳元兌美元匯率正負0.08的“狹小”區間,是導致市場對產品產生擔憂的主要原因。

        業內人士認為,產品的定價是否合理,取決于研發機構對標的資產未來走勢的判斷。對于該產品引發的爭議,荷蘭銀行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我們預盼未來6個月,澳元兌美元的匯率預期應為‘窄幅震蕩’。”這也意味著,即使加減800點看似比較狹窄,但如果資產走勢與其判斷吻合,這仍舊是一個合理震蕩區間。

        “結構性產品定價是否科學,中小投資者很難把握。”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財產品中心王增武表示,在做出投資決策前,投資者必須根據經驗來判斷產品預設區間是否與自身判斷吻合,“一旦同意購買即意味著認可定價”。

拉長期限以購買更好期權

對于定價的問題,一位資深外資銀行產品設計專家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產品定價的高低不但取決于銀行的研發能力,還取決于研發機構資金實力,資金量大,可以在國際市場上購買到條件更好的期權。

        “在波動的市場下,結構性產品的投資策略有很多市場機會,但不同的標的資產可能面臨不同的境況。”上述專家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在目前的市場條件下,人民幣利率水平很低,為追求更好的回報,研發機構為充分使用資金,會盡量往長期限產品上發展,以購買更好的期權(實現概率大)。

        在他看來,相比利率、大宗商品、黃金和股票,在較長的期限內,匯率波動的不可控風險可能更大。“去年我們有好幾款匯率掛鉤產品實現預期收益,市場反響不錯,但今年我們沒有再推類似產品,主要就是出于上述考慮”。

        除此之外,投資者為保護自身權益,還需要關注投資貨幣的細節。由于諸多國內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產品嵌入的期權來自境外投行,在投資時涉及換匯,如果該外匯對人民幣大幅貶值,即使產品保本,實質上投資者仍面臨虧損。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性久久久久网 | 日韩国产欧美丝袜在线 | 日本一二三区性视频 | 在线点播亚洲日韩国产欧美 | 亚洲国产性色在线 | 尤物欧美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