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月大豆進口量386萬噸增長67%
2009-04-23 02:39:26
每經記者 張昊
海關數據顯示,中國3月進口大豆386萬噸,同比增加67%。中國強勁的進口需求及阿根廷下調產量預估,CBOT大豆期貨本周二大漲2.12%,報收于1033美分/蒲式耳,昨日截止北京時間19:06,CBOT7月合約暫報1036.4美分/蒲式耳。國內方面,連豆主力1001合約高開于3462元,盤中最高上漲至3488元,此后期價震蕩回落,不過最終1001合約仍收漲0.5%,報收于3444元。成交量萎縮至19.7萬手,持倉量為19.5萬手。
強勁的中國需求支撐美豆
周三,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中國3月進口大豆386萬噸,同比增加67%。1月~3月,中國進口大豆1015萬噸,同比增加30%。進口大豆來源地分別是美國、巴西和阿根廷。而美國農業部在公布2008/2009年度向中國出口11萬噸大豆后,緊接著農業部又發布報告稱,美國的私人出口商還向中國出售了18萬噸美國大豆,交貨時間也在本年度。中國強勁的進口需求,令美豆價格顯得格外堅挺,在本周二商品市場幾乎全線下跌,CBOT大豆期貨仍然保持著2%左右的漲幅。
目前來看,中國對大豆進口熱情并沒有減弱的跡象,美豆價格還將受到提振。另外,除了中國的進口需求,阿根廷的大豆單產也是影響美豆價格主要因素。前期南美干旱天氣對大豆的生長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在最近的一次調查中油籽行業權威刊物《油世界》表示,因干旱天氣影響單產,油世界已經下調了阿根廷2009年大豆產量預估300萬噸為3700萬噸左右。
目前阿根廷大豆已經完成了一半左右的收割量,如果后期天氣仍然不理想,晚熟大豆生長情況仍未有效改善的話,不排除阿根廷本年度大豆單產還將下降。作為全球第三大大豆生產國,阿根廷大豆產量下降定會對全球供應情況產生影響。阿根廷產量的下降,市場會將需要轉移至美豆方面,消減美國庫存,而目前美國大豆陳豆庫存仍維持偏緊的格局。另外,隨著北美種植季節的到來,市場也存在對天氣的炒作因素。不過總體來講近期消息面還是呈現出偏暖的基調,美豆期貨有望逐步企穩反彈。
連豆期貨不宜過分看空
國儲對大豆收儲活動已經進入尾聲,收儲對市場的影響淡化。在前期進行了大量收儲之后,產區農民仍然留有部分庫存。因此市場人士預計,雖然4月底即將結束第三批大豆收儲活動,但是為了惠農及扶持價格,國家可能將收儲截止日期延長到6月底。
產區方面,隨著收儲工作進入尾聲,收購數量及范圍都在逐漸縮小。而目前來看,油廠成為各方收購主體且收購情況比較理想,主要是農民售豆心切。不過在收購價格方面,與采購進口大豆相比,企業盈利情況并不理想,油企僅把價格維持在成本線附近。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大豆進口成本再次上調,其中美國大豆完稅后成本每噸在3566元,巴西完稅后成本每噸在3531元。
分析師指出,雖然農民的銷售意愿加強,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價格持穩,但是近期不斷上調的進口大豆價格或將帶來國內大豆跟漲效應,從而支撐國內大豆價格。
另外,眼下產區大豆玉米播種工作即將全面展開,大豆價格持續下跌,必將影響到農戶對大豆種植熱情。從近期黑龍江產區情況看,偏向于種植玉米的農戶已不在少數,如果這種現象蔓延,大豆種植面積減少將是必然。因此,在這種情形下不排除國家會采取一些干預措施。
分析師表示,連豆期貨追隨美盤的可行性比較大,國內方面還是存在利好,因此連豆期貨價格多頭趨勢仍在,不宜過分看空。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